鋼筋混凝土構件是帶縫工作的。微裂縫不會 影響工程的質量,但過寬的裂縫會引起混凝土中 鋼筋的銹蝕,降低結構的耐久性;損壞結構的外 觀,影響正常使用;嚴重的會影響結構的安全。 我國規(guī)范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是:處于正常條件 下的構件為O-3毫米;處于正常條件下的屋架、 重級工作制吊車梁,以及允許出現裂縫的一般預 應力構件為O.2毫米。鋼筋混凝土構件產生裂縫 的因素很多,因施工因素形成混凝土裂縫的原因 及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 ——亂踩已綁扎的上層鋼筋,使承受負彎矩·的受力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加大,構件的有效高度 減小,形成沿構件支承邊緣的垂直于受力筋的裂 縫。預防措施:構件頂部承受負彎矩的鋼筋直徑 不宜過細(≥巾8)。施工時禁止在頂部鋼筋上走 動;必要時設置鋼支架支住負彎矩筋。 ——塑性混凝土下沉,被頂部鋼筋所阻,形 成沿鋼筋的裂縫(通長或斷續(xù))。預防措施:改 善水灰比,減少沁水,加強自然養(yǎng)護,增加混凝 土保護厚度。 ——混凝土振搗不密實,出現蜂窩,易形成 各種受力裂縫的起點=預防措施:保證混凝土拌 制、澆筑和振搗質量;采用對混凝土蜂窩的補強 措施。 ——混凝土澆筑速度過快。容易在澆筑1—2 小時后發(fā)生在板與墻、梁.梁與柱交接部位的縱 向裂縫。預防措施:在澆筑與柱和梁整體連接的 梁和板時,應在柱和墻澆筑混凝土完畢后停歇 l—1.5/j、時,使其初步沉實,再繼續(xù)澆筑板、梁 的混凝土。 ——混凝土攪拌、運輸時問過長,使水分蒸 發(fā),弓l起混凝土澆筑時塌落度過低.使得在混凝 土體積中出現不規(guī)則網狀裂縫。預防措施:如混凝土的塌落度損失過多(對板、粱、柱,當塌落度<3em時),應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。 ——混凝土初期養(yǎng)護時急劇干燥,使得在混凝土與大氣接觸面上出現不規(guī)則的網狀裂縫。預防措施:加強早期養(yǎng)護,減少水分蒸發(fā)。 ——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時,為了保證流動性,增加水和水泥用量,導致混凝土結硬化時縮量增加,使得在混凝土體積中出現不規(guī)則的裂縫。預防措施:水泥用量不宜超過550kg/m’;水灰比不應大于O.7(其中水泥重量包括外摻混合材料和塑化劑);砂率可以提高至49%一50%。 ——澆筑工作間歇時的施工縫接茬處理不好,容易在接茬處出現接茬裂縫。預防措施:按照混凝土工程施工規(guī)范要求做好施工縫的留置和接茬處的處理。 ——混凝土早期受凍,使構件表面出現裂紋或局部剝落,脫模后出現空鼓現象。預防措施:按照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保護混凝土不受凍;在預期早期受凍的混凝土中摻人防凍或引氣劑。 ——木模板受潮膨脹上拱,使混凝土板面產生上寬下窄的裂縫。預防措施:加強模板的側向剛度。 ——模板支撐下沉或局部失衡,造成已澆筑成型的構件產生相應部位的裂縫。預防措施:保證模板支撐的總體承載力,剛度和穩(wěn)定;支撐直設置在堅固可靠平坦的支承面上。 ——已凝結硬化的混凝土,在尚未建立足夠強度以前,受到模板被振的影響產生相應裂縫。預防措施:應在施工期間避免這種現象的發(fā)生。 ——過早拆模,混凝土尚未形成足夠強度,構件在自身的重力荷載作用下,容易發(fā)生各種受力裂縫。預防措施:跨度L≤2m的構件,達到混凝土設計強度50%時,可拆模;跨度2m<L<8m的構件,70%;跨度L≥8m的構件,100%方可拆模。
編輯:
監(jiān)督:0571-85871513
投稿:news@ccement.com
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水泥網立場。聯系電話:0571-85871513,郵箱:news@ccement.com。